什么動物壽命最短的
什么動物壽命最短的
壽命最短的動物有:
1、蜉蝣目
最多能活24小時 是地球上壽命最短的生物。
2、雄蜂螞蟻
壽命為3天,是壽命最短的螞蟻。
3、雄性蚊子
能活7天,它們不吸血,吸血的都是要繁育的的雌性蚊子。
4、家蠅
壽命是15到25天,在它們短短的兩三周生命中,它們可產下多達1000枚卵。
5、雌性蚊子
壽命只有1個月,因為繁育需要它們要吸血,而雄性蚊子只吸食花蜜。
6、蜻蜓
壽命只有4個月,**的已滅絕的蜻蜓,其翼展達30英寸(75厘米)。
壽命最短的動物
壽命最短的動物有蜉蝣、草履蟲、蚊子、工蜂、螳螂。
1、蜉蝣
蜉蝣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蟲,具有古老而獨特的特征。
幼蟲期生活在淡水中,休眠數月或一年以上,蛻皮成亞成蟲。
亞成蟲在大約24小時后蛻皮成成蟲。蜉蝣成蟲不進食,壽命很短。一般來說,它們只能存活幾個小時或幾天。
2、草履蟲
草履蟲是一種小型圓柱形原生動物。
它只由一個細胞組成。它是單細胞動物,雌雄同體。最常見的是草履蟲,它只有185到290微米長。
草履蟲的壽命很短。就小時而言,其壽命約為**一夜,而大型草履蟲的壽命可達五天以上。
3、蚊子
蚊子的壽命不是很長,平均5~12天,雌蚊有20天。
其生活經歷四個階段:卵、幼蟲、蛹和成蟲。經過四次蛻皮后變成蛹。兩三天后,蚊子就會完全成熟,等待交配的機會。
4、工蜂
蜜蜂是一種群居昆蟲,由蜂王、雄蜂、工蜂和其他個體組成。蜂王負責產卵,而雄蜂則與之交配,工蜂的任務最多。在一個蜂群中,蜂王可以存活3-5年,而其他蜜蜂只有幾十天。工蜂在夏季采蜜季節的存活時間最短,通常在20天以上**。
5、螳螂
螳螂的生命周期在一年之內完成,它經歷了三個發育階段:卵、若蟲和成蟲。成蟲的連續發生期為每年7月至10月。此時,成年的雄性螳螂可以交配。在交配過程中,雄螳螂會被雌螳螂作為獵物吃掉,然后雌螳螂將承擔繁殖的主要責任。
壽命最短的動物是
壽命最短的動物是蜉蝣。
“朝生暮*”這個成語用來形容短命的蜉蝣,最合適不過了。
蜉蝣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蟲,具有古老而獨特的特征。
幼蟲期生活在淡水中,休眠數月或一年以上,蛻皮成亞成蟲。亞成蟲在大約24小時后蛻皮成成蟲。蜉蝣成蟲不進食,壽命很短。一般來說,它們只能存活幾個小時或幾天百科。
生活習性
幼期(稚蟲)水生,生活在淡水湖或溪流中。春夏兩季,從午后至傍晚,常有成群的雄蟲進行“婚飛”,雌蟲獨自飛入群中與雄蟲配對。產卵于水中。
卵微小,橢圓形,具各種顏色,表面有絡紋,具粘性,可附著在水底的碎片上。稚蟲期數月至1年或1年以上,蛻皮20~24次,多者可達40次。成熟稚蟲可見1~2對變黑的翅芽。
一生最短命的是什么動物
一生最短命的是什么動物 一生最短命的是什么動物,人的一生只是一剎那,所以我們要珍惜它,在世上**就要過好**,切莫虛度了年華。那么,世界上有什么動物生命十分短暫呢?下面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生最短命的是什么動物。
一生最短命的是什么動物1 1、蜉蝣(幾小時) 成語“朝生暮*”正是用來形容蜉蝣短暫的生命。
蜉蝣具有古老而特殊的性狀,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蟲。它們幼蟲時期生活在淡水中,蟄伏數月或一年以上蛻皮為亞成蟲,亞成蟲出水后一般經過24小時左右蛻皮為成蟲。蜉蝣成蟲不進食,壽命極短,一般僅僅存活幾小時或者數天。雖然蜉蝣存活時間遠沒有傳言中所說得那么夸張,但也是動物中壽命很短的了。
蜉蝣成蟲在其短暫一生中負責配對,完成了繁衍后代的任務后,便默默*去。 2、草履蟲(一晝夜) 草履蟲是纖毛綱的代表種,也是原生動物的代表種,因為它身體形狀從平面角度看上去像一只倒放的草鞋底而叫做草履蟲,觀察它需要用顯微鏡才能觀察仔細。草履蟲生活在淡水中,一般池沼、小河中都可采到。
它是一種身體很小,圓筒形的原生動物,它只由一個細胞構成,是單細胞動物,雌雄同體。最常見的是尾草履蟲,體長只有180至280微米。草履蟲壽命極短,以小時來計算,壽命時間為一晝夜左右,大草履蟲的壽命可達五晝夜以上。
3、蚊子(3~10天)炎炎夏日到來時,蚊子這種**煩也會接踵而至,這家伙大概是最令人厭惡的動物了。蚊子的壽命并不是很長,平均為3~10天,雌蚊也不過20天。它的一生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幼蟲叫作孑孓,大概10~14天,經4次蛻皮后變成蛹。
兩三日,蚊子便會完全成熟,伺機尋求配對。雌蚊一生可產卵六至八次,每次200~300粒,所以早期消滅一只蚊子,等于消滅了幾百只,上千只。值得一提的是,雄蚊只靠吸食植物汁液過火,真正可恨的是雌蚊,它會吸食人畜的血用以保障卵能夠順利孵化。 4、工蜂(幾十天)同樣作為昆蟲,蜜蜂對于人類友好多了,它常被人稱作“辛勤的園丁”。
蜜蜂是一種**性昆蟲,由蜂王、雄蜂、工蜂等個體組成,蜂王負責專職產卵,雄蜂則與之配對,工蜂任務最多。一個族群里,蜂王能存活3—5年,而其他的蜜蜂則只有短短幾十天。工蜂在夏季采蜜季節存活時間最短,往往二十幾天便*了;而雄蜂也會在與蜂王的配對后,因生殖器官被全部拉了下來而立刻**。 5、螳螂(一年內) 螳螂是昆蟲中造型很酷炫的一類,身體呈流線型,體型較大,以綠色、褐色為主,也具有花斑的種類。
螳螂最為人熟知的便是雌性會吃掉雄性螳螂的故事,除此之外,螳螂的一生也非常的短暫?;闰氲纳钪芷诰谝荒陜韧瓿?,一生中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發育階段。在每年的7~10月為成蟲的陸續發生期,這個時候羽化為成蟲的雄性螳螂便可以進行配對。配對中,雄性螳螂會被雌性螳螂作為獵物而取食,之后由雌性擔負繁衍后代的主要責任。
6、傘膜烏賊(1到2年) 傘膜烏賊,也被稱為在澳大利亞巨型烏賊,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南部沿海,觸須50厘米,全長超過100厘米。它們通常在海草床,礁石,沙床的較淺水域被發現,能利用色素細胞迅速變色,產生極為壯麗的景象。配對季節,雄性會利用大的體型與多變的顏色來博得雌性的喜愛。
傘膜烏賊是是世界**的烏賊種,但諷刺的是,這樣的大家伙生命卻十分短暫,平均1到2年不等。 7、豹變色龍(2到3年) 豹變色龍因顏色極易變化色如彩虹,所以又被稱為七彩變色龍。豹變色龍源自于溫暖而潮濕的非洲馬達加斯加島,主要分布于北部、西北部、東北部和東部的近岸低地、鄰近小島等地。
它們飼養起來非常簡單,所以非常受人們的歡迎。但令人遺憾的是,即使在優越的環境下一只雄性變色龍也只能存活5至6年,而雌性變色龍的壽命更短,一般都是2—3年便**。不論是人工飼養或是在野外,豹變色龍的壽命都與產卵有著莫大關系。 8、彈涂魚(3至5年) 彈涂魚,又名跳跳魚、泥猴等。
廣泛分布于非洲西岸、印度—太平洋水域、**沿海均有分布。彈涂魚體呈圓柱形,一般體長10~20厘米,棲息于河口咸淡水水域,近岸灘涂處或底質爛泥的低潮區,對惡劣環境的水質耐受力強。彈涂魚生長速度較慢,從幼苗到成魚一般須1~2年時間,而整個“魚生”卻僅僅只有3~5年,最長壽命也只有七年。
它們**的特點便是能在灘涂上爬行跳躍,甚至能爬上樹干,是一種很獨特的魚類。 9、豚鼠(4到5年) 豚鼠,又叫做天竺鼠、荷蘭豬。這些無尾嚙齒小動物模樣憨態可掬,像小花瓣一樣的耳朵長在腦袋兩側,除了貓狗外,它大概是****的\’小寵了。和倉鼠一樣,作為小型寵物豚鼠的壽命十分堪憂,它受到許多的疾病所影響,繁殖也會加速他們的**。
豚鼠們的平均壽命在4到5年之間,當然,也有例外的,據2006年吉尼斯大全記錄,一只最長壽的豚鼠寶寶活了14年10個月。 10、倉鼠(2到3年) 萌萌噠的倉鼠沒人會不喜歡,誰都想養一只“哈姆太郎”在家。但是這些可愛的小家伙平均壽命才2年,作為哺乳動物來說生命十分的短暫了。
人們正常飼養情況下,倉鼠的壽命一般在2-3年。大多數倉鼠的壽命在2年半左右,也有長壽點?。